互動式衝突化解

海峽尋新的對談環節採用了學術實作者John Burton發展於1960年代的互動式衝突化解手法 (Interactive Conflict Resolution, ICR) 。ICR最常用於協調看似無解的衝突:在官方對談不存在或陷入僵局時,ICR往往用於召集身處衝突之中的重要人士,透過信任的培養與化解方案的創新激盪,激發官方對話的發展。與談判或辯論不同,利益抗衡和輸贏之爭在ICR中僅佔次要地位。ICR的目標是搭建起真誠互動和人性關懷的平台,幫助所有參與者體認到彼此的深層關切與情感(諸如身分認同、尊嚴、怨懟與苦衷、夢想與希望等),從而鼓勵他們相互同理和達成共識。ICR 曾成功應用於世界上多起大規模衝突,如以巴問題、北愛爾蘭、印度尼西亞、賽布勒斯、前蘇聯等。

海峽尋新所使用的ICR包括三個核心階段:


論壇前期,與會代表們將接受近似於衝突分析領域之研究所課程一般的受訓,學習化解衝突的理論與實作手法。

教育


代表們直接切入衝突的核心,在分享的同時,反思與探索塑造衝突的各方身份認同、歷史、政治與群體創傷等因素。在此,代表們蛻去個人的身份,利用自身生命經驗與知識來探討那些遠超越個體的宏大議題。

對話


最後,代表們在一系列現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或政策訴求上達成共識。這些共識提案是建立在代表們對彼此的生命經驗、想法、難處與困局的嶄新體悟之上的。

共識


在調解專家(facilitator)的指導下,這一閉門、小規模、深層次、高強度的ICR工作坊提供給與會者直接深入探討核心問題的平台,推動他們嘗試跨越既有隔閡。「只有認識彼此的故事,才有機會放棄成見」——論壇從感性的個人價值與基本需求的角度出發,促進與會者對兩岸未來宏觀體制的理性思考。在和平宗旨以及從人性角度解決紛爭精神的引導下,論壇鼓勵與會者超越現實的困境,以正面互信的態度尋求海峽議題的創新解方。


海峽尋新的衝突化解對話協調團隊


新井立志

tats.jpg

新井立志博士(Tats)是衝突化解的實踐型學者,在多軌外交、可持續發展、跨文化交流領域富有20餘年的國際經歷。他於2018-19年任聯合國高級調解顧問,並常年與多個聯合國機構和非政府組織合作或為其提供諮詢。作為資深調解員、培訓者、對話促進者,新井博士曾為政治和宗教領袖,外交、軍事、維和人士,公民團體和國際組織設計和主導了眾多民間對談與政策導向的工作坊。新井博士具有在亞洲(南亞、東亞、東南亞)、中東、非洲大湖地區及美國的大量項目執行經驗。2015年,新井博士獲頒母校喬治梅森大學衝突分析化解學院的傑出校友獎。新井博士近期從事的工作包括:協助尼日利亞某和解平台,使改造後的前博科聖地成員重返家園;為敘利亞和黎巴嫩從事人道主義事業的人士提供調解技能的培訓;在緬甸和新加坡,促進不同信仰社群間的共存;在台海議題、中日關係上的衝突化解對談。新井博士自2005年海峽尋新創辦時起,擔任論壇衝突化解對話協調員至今。


尾形哲史

Tetsushi%2BPhoto.jpg

尾形哲史博士(Tetsushi)為美國創價大學和平與衝突研究助理教授,畢業於喬治梅森大學衝突分析化解學院。他曾任加州柏克萊大學和平與衝突研究講師、喬治梅森大學種族滅絕防治計畫主任。作為衝突化解實踐者,尾形博士促進了「非洲大湖區國際會議組織」會員國成立種族滅絕防治委員會、透過「種族滅絕防治諮詢網路」與歐洲政府協同推進了在種族滅絕防治上的相關政策;並協助了「反大規模暴行全球行動」網路的建立,其旨在連結世界各地暴行防治的重點地區。尾形博士現為海峽尋新在美國西岸的加大柏克萊分會的對話協調員。


官晴

erika.jpg

海峽尋新香港論壇創始人,自2013年起受訓成為海峽尋新的沖突化解對話協調員。生長於中國北京,她與海峽尋新結緣於2010年作為中國大陸代表參與加大柏克萊論壇的經歷。那次的人生轉折激勵她將這一獨特珍貴的對話模式帶回亞洲,亦開啟她日後投身談判、對話、調解等與和平推動有關的事務上。她曾任哈佛國際談判項目教學助理、哈佛神學院「宗教與和平實踐」下屬之「可持續和平工作組」共同主持人,工作於博雅公關公司。官晴獲哈佛大學東亞研究碩士、台灣大學政治學碩士(為該系史上招收之首位大陸學生)、香港大學學士,現就讀於美國西北大學政治學博士班。她也是一位靈修者,在美國印心禪(Heart Chan)接受冥想/禪坐授課訓練。

邱睦樵

IMG_1876.jpg

土生土長於台灣,邱睦樵是一名和平實踐者,目前擔任海峽尋新項目設計與評量主任。他自2013年以代表身分參與海峽尋新布朗論壇之後,開始參與海峽尋新事務;從2016年起擔任論壇對話協調員,並培訓新生代協調員。邱睦樵同時擔任傳思律格上海中心(TransLegal Shanghai)的運營主管兼衝突談判諮詢顧問。他已在美國、東亞(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巴西主持過50多場衝突談判相關的工作坊,包括衝突應對策略指導、衝突化解對話協調、非暴力溝通培訓、培訓師進修、談判技巧培訓等。為使海峽尋新成為發展區域關係的嶄新空間,邱睦樵將國際關係、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手法與知識應用於海峽尋新獨一無二的問題解決工作坊,以生產高度可行的兩岸議題解決策略。邱睦樵分別從喬治梅森大學的衝突分析化解學院、國立東華大學獲得碩士及學士學位。


熊浩

IMG_2659.jpg

熊浩博士,2011年首屆海峽尋新香港論壇大陸代表,海峽尋新對話協調員。現任復旦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律碩士中心主任,主要從事談判和非訴訟糾紛解決,以及法學交叉學科研究。熊浩博士是傳思律閣上海中心哈佛談判項目的中方專家,曾為上海市司法局、浦東新區司法局、諸多大型知名企業長期提供談判和糾紛解決的專業培訓,廣受好評。熊浩博士為喜馬拉雅百萬級暢銷課程《哈佛談判術》和《當眾表達課》知識主播,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第三季、第四季全國總冠軍,「奇葩說」第五季人氣辯手;出版專著《熊浩的衝突解決課:談判》,譯著《高情商談判》。熊浩博士分別於華東政法大學、墨爾本大學和香港大學獲得其法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並於2011-2012年度作為美國富布萊特學者(Fulbright Scholar)在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學。

李奎敏(Paul Kyumin Lee)

Paul-Kyumin-Lee.png

李奎敏是美國和平研究所(The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青年項目的高級項目助理。在加入美國和平研究所之前,李奎敏曾在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亞洲項目中擔任初級研究員(James C. Gaither Junior Fellow)。在2018年,李奎敏作為美國代表參加了海峽尋新在布朗大學的研討會。

李奎敏擁有豐富的工作坊策劃經驗。他在馬里蘭大學與和平種子計劃(Seeds of Peace)擔任對話項目的協調員。他也在緬因州為來自衝突地區的青少年舉辦夏令營。李奎敏致力於社會正義教育,通過將不同社會身份群體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進行面對面對話,以提高參與者的自我和社會意識。

李奎敏在工作之餘領導著非政府組織Divided Families USA。該組織倡導為韓裔美國人與他們在朝鮮親屬的團聚建立正式機制,並參與製作了家庭團聚故事的播客節目(Divided Families Podcast)。李奎敏畢業於耶魯大學,獲得政治學學士學位,會說韓語、漢語、日語和西班牙語。